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学科 课时 浦江二小 语文 1 设计者 单元 班级 朱丽华 第1单元 执教者 课题 日期 2 风 一、教学目标 1.认识本课生字8个,积累6个词语,正确书写5个生字。 2.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,朗读课文,读出风“好奇、调皮”的语气,并能背诵课文。 3.了解“风”像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,并能和小朋友一起发挥想像,交流“风”的其他特点。 二、目标制定依据 1、教材分析 整体分析: 本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无标点诗歌,篇幅不长,但要学生完全理解有一定难度。诗歌二三小节,描写了风像个小孩子似的调皮捣蛋:一会儿把晾在竹竿上的衣服吹得鼓鼓的,露出 各种怪模样,像在试穿,一会儿吹走了毛巾,手绢,还吹走了圆帽子,语言清新活泼。在字词教学上,“彼此”这个词是学生不易理解的。 教学重点: 朗读课文,读出风“好奇、调皮”的语气,并能背诵课文。 教学难点: 能发挥想像,交流“风”的其他特点。 2、学生分析 要让学生去想象风像什么难为了他们。我们的孩子还不习惯于去运用自己的头脑,去畅想生活中的这一普遍现象。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,引导他们用一定的句式来说话。 三、板书设计(可手写) 试穿衣服 淘气 2 风 擦汗 调皮 滚铁环 活泼 四、教学准备 课件 录音机 磁带 生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、创设情境,揭示课题。 二、读通课文,整体感知 三、学习诗歌,指导朗读。 教师活动 1今天,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。 看不见,摸不着,稻子见它弯腰,柳条儿见它舞蹈,气球见它就逃跑。 2板书课题。2、风 3风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呢? 1看看这篇课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 2 你觉得课文中的风是怎样的? (好奇、调皮) 1你是从哪儿看出风好奇和调皮的呢? 随学生交流学习第2节: 1)交流 2)学习“裤”的部首“衣字旁” 3)理解“彼此” 4)引读:风对什么都好奇,悄悄地 ;没有镜子,他们就 。 5)指名读,男女生赛读。 第3节: 1) 交流 2) 书空“擦”。 3) 风真是太调皮了,圈圈有关调皮的动词。 学生活动 1交流谜底 2指名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。 2评价,正音。 3自由读 4指名交流 1读课文,找一找。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。 1读读第一节。 2指名交流。 3学习“绳” 注意读音,与蝇”区分字形。 4表演诵读诗歌。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。 设计意图 用猜谜的方法导入课文,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 第一环节指名读是为了让学生读准字音;第二环节自由读,目的是为了巩固字音,初步感知课文内容。 这个环节上这堂课的重点,从学生的交流出发,随课文学习生字,生字各有侧重,在学生有所感悟的 四、想象说话 五、复习字词。 4) 指名读、小组读。 2风很调皮,可是没有风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? 3是呀,没有风,毫无生气,风来了,一下子欢快起来了,小作者是多么喜欢这生气勃勃的景象啊! 1课文中的风像个调皮的孩子,你觉得风还像什么呢? 1出示字词 2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多么精彩,只要你用心去观察,就会发现更多奇妙的现象。 开火车读词语。 基础上,进行朗读指导,能收到更好的效果。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,活跃思维。 反思重建